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赵廷昌担任组长的5人专家团队现场对基地种植的甜瓜进行了测评。
7月20日下午,河西大地晴空万里,民勤县收成镇村民田间地头摘瓜忙,空气中充溢着丰收的甜蜜。位于兴盛村的甘肃省农科院民勤示范基地里,热闹非凡,一场灌区甜瓜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示范现场观摩与评议会在这里举行。
测评组专家一
结果令人欣喜:采用西甜瓜长效复合专用肥配套施用技术,及灌区甜瓜垄膜沟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种植的甜瓜,亩产超过了2400公斤!较常规种植下的产量提升了5.87%至7.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了0.14至0.67个百分点。
农户的需求在哪里,农业专家的研究方向就在哪里。为了助推西瓜、甜瓜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合理有效的科学方案,自2008年开始,在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土壤与养分管理岗位科学家、甘肃省农科院研究员马忠明带领团队,积极进行西甜瓜节本提质增效生产体系构建与集成示范,及西甜瓜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体系的集成及示范。
一直以来,生产效益下降问题一直困扰着种植户。专家组在采用灌区甜瓜水肥高效利用技术的甜瓜地取样,西瓜、甜瓜生产中水肥资源成本较大!
经过十多年潜心试验与研究,专家团队集成提出旱砂田西瓜全膜覆盖水肥高效利用技术、旱区西瓜垄上沟播集雨高效栽培技术、灌区甜瓜垄膜沟灌水肥高效利用技术、西甜瓜长效复合专用肥配套施用技术等。研制出肥料产品2种,出版专著2部,申报国家专利3项,制定地方标准9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更可喜的是,与常规种植的甜瓜样品进行对比。在生产中提质增效才能让农民的辛劳有所回报。这在水贵如油的民勤弥足珍贵!肥料减施量达到32%,采摘、测量、计算……炎炎烈日之下,然而,在今年的示范样地中,灌水量降低了17.3%以上,两项加起来每亩节本超过135元,测评有序进行。西瓜、甜瓜不仅要大要甜,
该项目示范推广成效显著,各项技术显著提高了水肥利用率,缓解了西甜瓜生产和水肥紧缺的矛盾,推进了产业稳定持续发展。截至目前,累计在全国示范推广面积6.91万公顷,增产3.27亿公斤,累积节水1474.28万平方米,累计节肥1600.72万公斤,新增产值3.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