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9南方电缆时评《培育“匠心精神”需要有“匠心修养”》一文也指出:“企业要有“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形成,首先需要有“工匠
根据福建世纪电缆公司的发展经验,并结合如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及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难看到企 业文化、员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技术进步、制度完善、装备先进等要素,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员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 发挥出最佳成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笔者了解到,福建世纪电缆有限公司是业内率先提出只做精品的领军企业,福建世纪电缆公司为坚持只做精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作为企业主体的作用,践行“工 匠精神”。同时认真吸纳员工对企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采取了一系列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如:1、产、学、研结合,开展技术革新与创新,多渠道、多领域实现 产品技术领先。2、优化生产工艺、改进工艺装备、完善检测手段、精益求精、严格品质把控、确保精品制造。3、广为提倡“上善若水、造福社会”企业文化,培 养企业员工“德”和社会责任感。使员工少投机取巧,多脚踏实地;少急功近利,多专注持久,严防粗制滥造,确保优质精品。4、确立标杆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和 工艺,学以致用,促进产品品质达到精品要求。5、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全力打造工匠队伍,夯实企业持续发展基础。
近日拜读南方电缆网发表金杯电工总裁唐崇健先生《资金、科技、产品、品牌,不是企业生命力的核心要素》一文,受益匪浅,颇有同感。唐先生文中指出“决定公 司生死存亡的是“活力”。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什么?是漂亮的厂房、先进的生产线、遍布城乡的销售渠道,不是员工?厂房、生产线、销售渠道是固态资源,其自 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只有当人们很好的利用这些资源时才能创造价值。所以说,员工才是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
笔者前不久也曾拜访福建世纪电缆有限公司加拿大籍执行董事、曾从北美带回正宗铝合金电缆技术和成熟制造工艺的Shunjin Wang女士。Shunjin Wang女士认为:企业在完善制度、管理的同时,尤其要重视弘扬“工匠精神”,培育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个企业的兴盛取决 于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企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及高度负责。所以企业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培育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文化,并使员工主动融入企业文化, 对事业专注,自觉履行工匠职责。福建世纪电缆从提倡“上善若水、造福社会”企业文化,培养企业员工“德”和责任感入手,完善各项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坚持 只做精品不动摇,严格产品质量把控,从每一个细节的把控和精益求精,真正把工匠精神融入于上善星铝合金电缆、电线、特种电缆等电线电缆产品的制造当中。员 工有着将品质从99.99%提高到100%的信念,把产品做成工艺品,成就了福建世纪电缆公司的“上善星”品牌铝合金电缆、电线、特种电缆等系列产品成为 精品,并荣获各级政府授与的名优产品等称号。“上善星”系列产品获得了广大用户爱戴,“上善星”品牌享誉业内,赢得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先机。
唐先生指出:“一个企业,不管它是属于哪种类型,影响员工行为的有三种力量—制度、管理和文化。这三个东西从不同的侧面影响着组织的个体行为及其结 果,它们互相配合、缺一不可。三种力量中,企业制度和管理是有形力量,企业文化是无形力量。企业制度是基础、是硬件,企业文化是动力、是软件,企业管理是 桥梁,制度和文化透过管理(人)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