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多久换粮一次双11宠物经济大爆发!“毛孩子”造就千亿赛道国产品牌如何分一杯羹

  “当前宠物经济不存在绝对蓝海,客观上讲竞争还是比较激烈。外资品牌占掉大部分份额主要源于优异品控和消费者第一印象红利,国产品牌不乏优质宠粮,但其综合作战能力相对较弱,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和组织力不能有效衔接,以至转化和留存相对较低。”米团智能CEO、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宠物分会副秘书长范志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打消消费者对品质的信任方面,国牌们也对点发力,如逐渐摆脱代工厂,转向自建工厂及自主供应链,推动品牌从代工模式向自产模式转型。

  另外就是监管问题。虽然2018年已出台《宠物饲料管理办法》《宠物饲料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宠物饲料卫生规定》等政策,对行业进行监管,但法律约束力仍显薄弱。有业内人士指出,当中最高5万元的罚款使得企业的违法成本并不高,有不良商家依然会选择知法犯法,某种程度上给宠粮的品质留下了安全隐患。

  ”天猫双11预售开启,14家宠物店铺成交破百万,有业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双11宠物类目爆火印证着宠物行业强劲的增长势头。预售1小时销售超去年首日,消费者逐渐将目光转向国产宠粮。近年来,宠物经济直播成绩亮眼,加上此前部分进口品牌也曝出了安全问题,近年来不乏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国产宠粮品牌,“这也跟国产宠粮品牌越来越注重品质和口碑有关系,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导致进货困难,频繁涨价。由于进口品牌国家爆发禽流感加之疫情等因素,

  佛山市雷米高动物营养保健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邹连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做企业还是长线经营的思路,经过多年的沉淀打磨,国产品牌首先是质量和技术越来越接近外资品牌,或者在某些方面有超越,如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更能理解国内的消费者以及近距离服务消费者。从雷米高角度而言,谈突围首先便是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建设,重度投入研发,把产品做好,满足消费者的本质需求,而不是表面需求,以宠物健康为本而做产品。

  如此庞大的市场,国产品牌却长期面临突围困境。由于宠物消费在国内兴起时间较晚,外资品牌长期占据大量市场份额,国产品牌一度被贴上“品质低”的标签。但随着近年来国产品牌的崛起,消费者对进口宠粮品牌的偏好不再那么执着。

  相较已经打下市场的进口品牌,除了保证品质,国产品牌需要付出更多宣传成本来建立及维持消费者的信任。

  “类比于婴童用品,宠物食品的竞争必然还会落在品牌力上。最基础的是品牌产品的品质,包含口味,营养和安全性等指标。其次就是品牌信任状的建立,如何成为用户心目中可靠的品牌,除了一些专业机构背书外,持续不断的口碑见证也是非常重要。再次就是营销能力,要让用户能看到品牌

  “科学养宠里的一个理念是不能频繁换粮,一般情况下不会轻易更换主粮。另外,大家都是第一次养小猫小狗,就跟养孩子一样,会优先选择已经建立了市场认可度的品牌,也就是进口宠粮。”家中养有一只英短猫的黄先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随着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宠物逐渐成为新的情感寄托,年轻一代普遍“猫狗双全”,老年人也会选择猫狗作为晚年的日常陪伴。艾媒咨询报告显示,2017至2021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规模增长近2倍,直逼4000亿元大关;预计2022年这一规模将达4936亿元,同比增长25.2%,到2025年还将增至8114亿元。

  国产品牌突围面临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消费者对宠粮品牌的印象。进口品牌长期占据国内大量市场,与进入市场较早,提前占据了消费者第一印象有关系。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