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ue怎么念中文解读|抑郁症状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发生风险及其患病后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多状态模型

  原标题:《中文解读|抑郁症状对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发生风险及其患病后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多状态模型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应用》

  本研究基于欧洲健康、老龄化与退休调查(Survey of Health Ageing and Retirement in Europe, SHARE)数据库。在基线时,排除已患有任意一种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未完成抑郁症测量和失访的人群。作者团队使用欧洲抑郁量表(Euro-Depression, EURO-D)评定基线抑郁症情况,EURO-D得分≥4者被认为具有抑郁症状。根据疾病发展规律,作者团队预先设立七种疾病发展路径,分别为:①基线→糖尿病、②基线→卒中、③基线→心脏疾病、④基线→死亡、⑤糖尿病→死亡、⑥卒中→死亡、⑦心脏疾病→死亡。采用多状态模型分析基线抑郁症状与上述七种疾病发展路径的关系。

  研究结论:基线抑郁症状会增加糖尿病、卒中和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并影响这些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发病后的全因死亡风险。

  由中国卒中学会官方英文期刊 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SVN)编辑部创办,向广大卒中领域同仁推送最新出版简讯、SVN中文解读、期刊投审稿指南、国际卒中领域相关出版资讯等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出现的心理障碍,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症列为全球疾病负担的第三大病因,并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疾病负担的首位病因。抑郁症也被证实为单个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卒中和糖尿病)的潜在危险因素,但研究结果仍存在争议。此外,既往研究仅关注抑郁与单个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或结局(如死亡)的关系,却忽略了不同心血管代谢性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内在联系。因此,本研究采用多状态模型,同时探讨抑郁症状对三种心血管代谢性疾病发生风险及其患病后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

  地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04室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