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住建厅搭建网络信息平台监管建筑行业信用体系-安徽建筑信息网官方网站

  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先进的理念和制度,变成程序上的硬约束。事实证明,搭建网络信息平台,让建筑业信用体系日益牢固,使得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有了载体,还对一系列住建改革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2014年,安徽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620亿元,实现增加值1638亿元,占全省GDP的8%;建筑企业从业人员251万人,成为第二、第三产业中仅次于制造业、商贸业的第三大就业行业。

  在“四库一台”的企业库中,涵盖12359家建设工程企业,其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资质等级、安全生产许可、企业业绩和信用评价等信息,由管理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自动生成并入库,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外省企业进皖,实现一地备案,全省通用。

  建筑业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广厦千万间拔地而起的同时,也伴随着信用体系建设和市场监管滞后的“杂音”,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等时有发生。

  这项工程又称之为“四库一台”。即企业库、人员库、项目库、信用库和一个协同工作管理平台。平台以“大数据”为依托、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四库”建设为基础、以依法行政为准则、以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为目标,建立并完善了资质电子化审批、施工图审查与备案、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质量安全检查信用评价、实名制管理、关键岗位人员考勤、关键材料检测、垂直升降机械管理等15个子系统,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周期全过程。

  “一幢房子,它是谁建的?哪些工人,工人以前还做过什么,都能查到。这就是信息化的力量,建筑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安徽省住建厅副厅长曹剑介绍,“安徽省工程建设监管和信用管理平台”是一个涵盖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工作平台,区别于单个系统开发,打破了部门和区域的藩篱,避免了“信息孤岛”的出现。数据同源,构建了全省“一盘棋”的监管格局,实现了“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

  平台截止目前,不是风景,盆景慢慢做大了,四库一台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我们做的是盆景,自然成了风景。”曹剑介绍,其内容包括全部注册人员、非注册职称人员的职称、资格、学历、简历、个人业绩与从业轨迹等基本信息。人员库涵盖了868625人,

  库涵盖了12647个项目,涵盖项目建设全过程中的基本信息、参建企业、个人基本信息和监管信息数据。实现了数据的互联共享和追本溯源,有效解决关键岗位人员多地、多项目执业及“招投标”项目经理现象。

  为应对日益冗杂的建筑业数据信息,安徽省住建厅未雨绸缪,于2012年启动工程建设监管和信用管理平台开发建设,依托“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留痕”落实各方主体和从业人员责任,创新动态监管理念、制度,并通过“安徽省工程建设监管和信用管理平台”这一工作平台实现程序上的硬约束。

  工程做到什么程度,人员信息是否真实?以往想打破沙锅问到底这些疑问并不容易。而今,只需轻点鼠标,所有信息一览无余。

  安徽省是我国中部地区建筑业大省,一则数据便可见一斑,与2012年相比,安徽特级资质企业从3家3项特级增加到5家7项特级,一级总承包从140家增加到309家,一级专业承包企业从72家增加到218家。

  信用库全面记录了企业及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在信用评价上,将管理部门日常监管工作与项目信用评价相结合,把对建筑市场的监管融入到具体的项目中、落实到实施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人员,实现了市场与现场的两场联动。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